青蒿琥酯治疗后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信息说明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30日
世卫组织关于青蒿琥酯治疗后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信息说明 2013 年 10 月 注射用青蒿琥酯是严重恶性疟原虫疟疾患者的救命疗法,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在对重症疟疾患者进行的两项最大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与肠外奎宁相比,肠外青蒿琥酯治疗减少了 34.7%(在亚洲 SEAQUAMAT 试验中)和 22.5%(在非洲 AQUAMAT 试验中)。 1,2 世卫组织目前建议将青蒿琥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作为重症疟疾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 3 在注射青蒿琥酯治疗重症疟疾后,已发现许多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病例。疟疾风险药物 (MMV) 于 2013 年 3 月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以审查注射青蒿琥酯治疗后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现有证据。 MMV 召开的专家会议的完整报告可在 MMV 网页 (httpwww.mmv.orgnewsroomeventsexpertgroupmeeting safetyprofileinjectableartesunate) 上获得。本信息说明反映了世卫组织当前的立场,该立场基于审查会议的结果以及与 GMP 疟疾化疗技术专家组联合主席的磋商。总结 在出现严重恶性疟疾的非免疫旅行者,特别是出现高寄生虫血症的患者中,观察到注射青蒿琥酯治疗后出现迟发性溶血性贫血。治疗后溶血性贫血并非特定于特定的可注射青蒿琥酯制剂,并且已在使用可注射青蒿琥酯、肌肉注射蒿甲醚以及口服蒿甲醚芴芴碱后进行了描述。可用数据主要来自病例报告和回顾性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设计、病例定义和研究终点进行,各种研究对迟发性贫血的定义不同。...
青蒿琥酯治疗后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信息说明pdf预览版
青蒿琥酯治疗后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信息说明pdf完整版

试浏览已结束,继续查看需

查看全文
回到顶部
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