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 (GHG) 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 (CO²)、甲烷 (CH4) 和一氧化二氮 (N2O) 的浓度大幅增加。
据科学家称,这些气体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源极有可能是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
一些估计表明,如果不能稳定或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全球排放,到 2030 年将导致每天至少 2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 此外,与气候系统变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模式可能会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目标 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光伏和风力涡轮机系统)以及最近用于生产家用能源和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可充电储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引入,能源消费脱碳的转变已经开始。
可充电电池市场,特别是锂离子电池 (LIB),由于其成本和效率优于其他可充电电池类型,因此正在迅速增长。这主要是由环境问题、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和政府的支持推动的。
本报告的目的是提供有关 LIB 中使用的关键原材料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方面的信息。鉴于锂电池在储能和电动汽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该报告还分析了这些电池原材料的供需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此外,该研究考察了从矿石/卤水转化为增值产品的不同阶段及其对生产国的影响。
报告的范围将仅限于一些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和关键性的电池原材料:钴 (Co)、锂 (Li)、锰 (Mn) 和天然石墨 (C),因为这些材料对于可充电电池的生产预计将具有较高的市场增长,并将在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分为六章。第一章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可充电电池、它们的性能和化学成分。第二章概述了本报告中考虑的选定电池原材料。第三章讨论了LIB的上下游价值链。第四章讨论了锂离子电池中所选原材料的供应、生产和消费需求以及价格演变。第五章讨论了与本报告中讨论的选定电池原材料的开发相关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最后一章从报告中得出了一些政策含义。...
大宗商品一览:战略电池原材料专刊:(N°13 - June 2020)pdf预览版大宗商品一览:战略电池原材料专刊:(N°13 - June 2020)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