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统计能力建设: 系统前提:UNCTAD Research Paper No. 13

报告地区:丹麦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9日
2015 年,联合国通过了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从统计角度来看,2030 年议程对随附监测框架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不仅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数量大幅增加(千年发展目标有 8 个目标、21 个具体目标和 60 个指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 17 个目标和 169 个具体目标)和 230 个指标),但这些目标也很复杂。 《2030 年议程》的范围也比其前任要广泛得多,试图涵盖全方位的发展问题,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还包括机构协调。 这种范围和规模的大幅增加引发了关于国家和国际统计系统的能力或其他人所描述的“数据生态系统”(Jütting,2016 年)实施如此庞大的监测框架的真正问题。 这一挑战的复杂性和雄心让联合国大会主席 Mogens Lykketoft 将其描述为“前所未有的统计挑战”(Lebada,2016 年)。 本文认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监测框架的数据要求(需要 230 项全球指标并涵盖所有发展问题)优先于国家统计系统的发展可能是错误的。 相反,各国应优先发展有效的国家统计系统,这些系统足够灵活、反应灵敏且负担得起,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框架的巨大需求,同时也满足国家和区域的信息需求。 人们日益认识到高质量、独立的官方统计对支持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这为进行真正和持久的投资以改善国家统计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这将需要捐助者和国际组织的协调投资和政治支持。 概述了现代统计系统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些国家,将无法建立适合数据驱动世界的统计系统,也无法满足现有和未来的信息需求,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框架。...
可持续发展统计能力建设: 系统前提:UNCTAD Research Paper No. 13pdf预览版
可持续发展统计能力建设: 系统前提:UNCTAD Research Paper No. 13pdf完整版

试浏览已结束,继续查看需

查看全文
回到顶部
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