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贸易协定的利用:出口商的看法与统计测量(AWP No. 96)

报告地区:斯里兰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作者:Deshal De Mel、Suwendrani Jayaratne 和 Dharshani Premaratne 自 1977 年以来,斯里兰卡的经济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遵循内向型政策体制,见证了经济自由化的显着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结构转型,经济从主要是农业经济转变为一是由服务业和工业部门驱动。此外,随着经济的自由化,斯里兰卡变得越来越依赖贸易,截至 2008 年,贸易与 GDP 的比率为 41%。在贸易改革的早期阶段,该国改善外向导向的战略是通过单边关税改革,而斯里兰卡在推行互惠优惠贸易举措方面进展缓慢1。尽管如此,从 1990 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一直在推行优惠贸易政策举措,特别是加强与该地区选定合作伙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联系。因此,斯里兰卡现在是两个双边协定的缔约国,即印度-兰卡自由贸易协定 (ISFTA) 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协定 (PSFTA) 以及两个区域协定,亚太贸易协定 (APTA) 和南亚自由贸易协定 (SAFTA)。 这些贸易协定受到政治和经济需求的推动。许多交易者认为自由贸易协定的扩散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人认为此类交易是有害的,会提高成本并转移贸易而不是增加贸易,这主要是由于关税优惠水平低以及缺乏与 SAPTA 等许多此类协议有关的信息。然而,在没有通过多哈达成多边协议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协定是贸易自由化的次佳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利用贸易协定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贸易协定扩散的一个共同担忧是不同协定之间可能重叠规则和偏好——巴格瓦蒂称之为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并在亚洲背景下被称为面条碗。例如,斯里兰卡可以通过 ILFTA、APTA 或 SAFTA 向印度出口,并很快根据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和经济合作倡议 (BIMSTEC) 向印度出口——每项协议都有自己的优惠关税、负面清单和技术要求,例如价值补充。这导致出口商在确定最合适的协议时产生搜索成本和/或经常不得不改变投入的供应来源以获得优惠。鉴于其中许多规则的复杂性,这一过程变得更具挑战性。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既经济上效率低下,又可能提高行业与贸易相关的商业成本。原产地规则 (RoO) 是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包含原产地规则是为了规定防止贸易偏转,并确保接受优惠的产品源自协议缔约方的出口国,而不仅仅是第三方搭便车再出口上述协议。虽然 RoO 对贸易商来说可能是个问题,但由于搭便车问题,它们对于确保双边或区域贸易协议的可行性是必要的。采用限制性较小的原产地规则可能会导致贸易协议出现重大的贸易偏差和冗余,而采用限制性最强的原产地规则可能不会导致协议下的贸易量增加。 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标准框架可以作为参考- 政策制定者在为区域集团制定原产地标准规则时提出的观点。尽管这样的评估应该构成 RoO 系统的基础,但在评估斯里兰卡 RoO 系统的经济影响方面进行的分析或实证研究非常有限。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几个领域,(i) 斯里兰卡出口商使用各种贸易协定中谈判的优惠的程度和程度,(ii) 使用贸易协定的收益和成本 (iii)多个行业的原产地规则,以及 (iv) 可以采取的提高贸易协定利用率的措施。该研究将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协定的市场准入问题,以评估面条碗对与斯里兰卡相关的商品的影响。本文的第 2 节回顾了现有文献,而第 3 节概述了每个协议下的偏好和 RoO 要求。第 4 节分析了斯里兰卡贸易协定的使用情况,第 4.1 节侧重于方法论。第 4.2 节审查了贸易协定的使用情况,第 4.3 节介绍了对感知调查结果的分析。结论和前进的道路在最后一节中提出,源于研究结果。...
斯里兰卡贸易协定的利用:出口商的看法与统计测量(AWP No. 96)pdf预览版
斯里兰卡贸易协定的利用:出口商的看法与统计测量(AWP No. 96)pdf完整版

试浏览已结束,继续查看需

查看全文
回到顶部
公众号
联系我们